上海迅速网络,拥有超过二十年的小程序开发经验。我们致力于帮助零售行业通过小程序实现高效的客户引流和留存。
近日,微信「附近的小程序」功能进行了重大更新。用户点击后,顶部上方新增了服务分类的导航,覆盖了购物、出行、美食、教育学校、公司企业、生活服务、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。在一级分类之下,还细分了二级分类,如购物分类下,有礼品、便利店、花鸟鱼虫、酒类专卖、水果生鲜、眼镜店、服饰鞋包、家具家居建材等细分品类。门店也有了自己的脸面,配有图片和基本信息。
因此,很多人开始欢欣雀跃,认为小程序的入口已经完善,商家的引流效果将会增强。确实,根据阿拉丁指数发布的9月小程序报告显示,新用户访问入口排行前三分别是“小程序打开小程序”、“扫描二维码”和“微信聊天下拉的最近使用一栏”,而9月份增长最迅速的是“附近的小程序”。预计10月份这一更新,附近的小程序访问排名还会上升。
然而,当众多商家和平台都在推崇小程序的引流效果时,零售业需要保持冷静,因为盲目跟风做出来的小程序,可能只是一个你追不上的热点。
误解1:附近小程序=自带流量
尽管附近的小程序又升级了,但并不能直接带来大量流量(特指一般无名商家)。与美团等生活服务类平台相比,它更像是一只还没孵化的鸡蛋,想要吃上鸡肉还需要时间。用户在选择周边吃喝玩乐商家时,通常会先搜索点评、口碑等平台,而不是小程序。
误解2:线下引流=扫描二维码
对于一些零售商家而言,在门店前台摆放太阳码桌牌并引导顾客扫描二维码进入线上商城,虽然可以提升餐厅的下单效率,但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。例如,有些用户会因为无聊而扫描二维码,并不是为了引流。
误解3:拼团砍价=疯狂裂变流量
社交电商时代的到来让拼多多等平台成为标配,但这种玩法已经变得普遍,用户逐渐产生免疫。此外,并非所有小程序营销玩法都有效,比如拼的时候质量拼过拼多多,价格没有竞争力。
误解4:小程序用完即走,走了还会回来
虽然小程序的确能更高效率解决问题,但用户是否会回来取决于其良好的用户体验。任何产品都需要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留住用户,而小程序的体验是由商家的产品决定的。
在阿拉丁指数小程序9月TOP 100榜单中,游戏、网络购物、工具、出行服务、内容资讯和旅游等类别的小程序数量最多。这些类别的小程序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用户,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内容吸引了用户,而非小程序本身的载体。
总的来说,零售业应该考虑如何留住用户,而不仅仅是追求小程序的引流效果。这包括主动化关注小程序的动作、关联公众号展示价值、以及不断创新营销玩法。通过这些策略,可以帮助商家更好地利用小程序进行客户引流和留存。
相关推荐
特别申明: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,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。
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,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,
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